一枚勋章带你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者 金兴晨
10月21日上午,一个从四川绵阳寄来的快递,让新都街道南港社区的曹寿颐爷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从他曾经工作过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国防科委九院)寄来的一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也是他继1984年10月收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廿周年金质奖章后收到的又一枚意义非凡的纪念章。
纪念章正面是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和爆炸时间“1016”组成的蘑菇云,背面中间刻着曹寿颐的名字,名字上方赫然印着“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这是荣誉和嘉许,是关心和温暖,独一无二、弥足珍贵。”曹寿颐将勋章拿在手上,看了又看,思绪也随之被拉回到60年前。
1964年10月16日,东方的一声巨响,震惊世界。为了这一天,无数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工人及解放军战士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打破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核垄断,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撑起了核保护伞,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曹寿颐就是其中平凡而光荣的一员。
曹寿颐1964年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系毕业,因为品学兼优被选中前往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工作。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正面临美苏的技术封锁,为了响应国家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号召,不辜负党和国家多年的培养,曹寿颐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前往青海报到。
“送我们去基地的火车车窗玻璃都用窗帘蒙着,外面的人只知道有个国营综合机械厂,具体位置在哪里,没人知道,当时,就连中国地图上也找不到这个地方。”曹寿颐告诉记者,基地管理非常严格,山顶有高炮师,山坳中有骑兵巡逻,基地内部的工作严格保密。“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不该打听的机密绝不打听,不要在一般场合讨论工作上的事情……”60年后的今天,“八不准”《保密守则》仍深深印刻在曹寿颐心里。由于基地内部不允许拍照,一张1964年9月进基地之前摄于青海西宁东郊杨家庄的照片,成了曹寿颐在青海工作五年多唯一留存的图片资料。
照片上的曹寿颐和同事们在9月就已经穿上棉大衣、戴上毡皮帽。他告诉记者,基地长冬无夏,常年平均气温在0.4摄氏度,环境气候十分恶劣,刮起风来就黄沙漫天,能见度不足50米。有时,要去一个地方,1—2小时内能经历多个气候,刚刚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就刮风下雨、再过一会儿又下起了冰雹。基地的平均海拔在3200米左右,由于地势高,82度水就沸腾了,煮饭、蒸馒头都是半生不熟的。有一次曹寿颐从北京出差回去,到了青海就因高原反应喘不过气来,浑身发紫,被送去医院抢救。恶劣的天气、艰苦的条件、严重的高原反应都不足以成为曹寿颐科研工作上的阻碍,他只当这些是对自己的考验,他也经受住了考验。
曹寿颐被分配在设计部工作。谈起自己的工作,曹寿颐谦虚地摆摆手:“我真的没有做什么。设计部有许多个研究室,我仅仅是其中一个室的普通工作人员,大家工作分得很细,每个人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当时的221基地人才济济,汇集了郭永怀、王淦昌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同事们也大多是哈工大、哈军工、西交大、复旦等全国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人才,与他们一起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
由于科研工作需要,曹寿颐有时要去外地搞调研,曾走访空军、海军及装甲兵、通信兵等军兵种总部,为寻某种材料,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调研。令曹寿颐终生难忘的,还是1966年在七机部一院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偶遇。“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环境试验搞得怎么样?”时任七机部副部长的钱学森平易近人,短暂的交谈让曹寿颐倍感亲切。
在基地的科研工作塑造了曹寿颐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品质,1972年调回盐城后,他仍然保持着原来在部队单位工作的优良传统。在盐城邮电局,他不甘落后、勇挑大梁,从最基层的工人做起,边工作、边学习,从技术员、助工、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为盐城邮电通信事业做了许多工作。曾参与省内南京——盐城1800路数字微波工程建设、盐城邮电局程控电话工程建设及盐城移动通信工程建设,为江苏省邮电管理局举办英语、仪表、国际电报通信等训练班,为省邮电系统培训了大量技术人才,多次受到盐城市邮电局、江苏省邮电管理局及江苏省经委的表彰。
60年转瞬即逝,曹寿颐不禁感慨:“我们也曾年轻过,但岁月不饶人,我更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希望他们不负韶华,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学习好立足社会的本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赓续奋斗、再谱新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85岁的曹寿颐儿孙满堂、家庭幸福。闲来无事,他喜欢和爱人坐在沙发上,观看讲述我国青年科学家投身两弹研发事业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那些曾经不能提的地点、名字,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讲给爱人听。为祖国核事业奋斗的青春早已远去,又好像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