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
2023年09月28日

小小酥饺话团圆

阅读量:117

邱宝瑜

每年中秋节,无论多忙,母亲总不忘制作酥饺。这小小的酥饺,承载着一家人的欢乐。

儿时,做酥饺是件热闹又快乐的事,几乎是全家总动员:母亲是主力,和馅擀皮,层层把关,父亲负责炸酥饺,我和妹妹则轮流将炒好的花生捣成泥。这活看似简单,可调皮的花生不配合,总是一颗接一颗地跳出磨盘。妹妹眼馋已久,偷偷捡着花生吃,吃完还不忘迅速擦一下嘴角。我向母亲告状,她一边和面,一边假作嗔怪:“哎哟,瞧瞧这两只小馋猫!”于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笑弯了腰。

一片笑声中,父亲炸的酥饺出锅了。在母亲的指导下,果然个个金黄诱人,泛着浓郁的香气。我们立马吃上几个解馋,享受辛勤劳动的成果,还有平凡日子里最珍贵的暖。

对我来说,酥饺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心底里最深的牵挂,以至于后来在他乡求学工作,总心心念念那金黄的酥饺,它伴我走过每一年中秋,慰藉我满怀的乡愁。

后来,我和妹妹相继成家。中秋节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接到母亲的电话:“我要做酥饺啦,你们什么时候带孩子一起来啊?”话音中,难掩期待和喜悦。我仿佛又看到母亲忙碌的样子:一大早炒花生,趁热碾成泥,拌上白糖、芝麻和成馅,又马不停蹄揉面团、擀面皮……步骤繁琐,又井然有序。

当我们带着孩子到家时,母亲果然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我们洗洗手,开始帮忙包酥饺,孩子们也加入其中,揪一小块面团,就可以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闲聊家常,其乐融融。女儿说:“外婆包的酥饺既好看又好吃,我可喜欢了!”的确,母亲包的酥饺,皮薄馅厚,尤其是褶子捏得好,经油炸后,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满满的馅料,甜而不腻。

只是,做酥饺也累人,特别是揉面团,那可是力气活。好几次,我和妹妹提议要不买现成的酥饺吧,多轻松方便。可母亲坚持要自己做,她说:“外面买的哪比得上自己包的呀?再说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酥饺,多好呀!瞧我的外孙女,才几岁就学会包了,我的酥饺后继有人啦!”女儿一听,昂起头,一脸骄傲,连声附和:“就是就是,外婆说得对!”

婆孙俩的对话让我哭笑不得。母亲就是一个传统的妇人,就像她包的酥饺一样,朴素实在。那满满的馅料,是她全心全意的爱,数十年来,始终如一。而恰恰是这份执着的爱,可抵岁月漫长,令人格外动容、倍觉幸福。

母亲常说:“天上有圆月,人间有小月,一年中秋喜团圆。”这小月,指的便是酷似月儿的金黄酥饺了。想来,中秋节的夜晚,三代人齐聚一堂,围着圆桌,赏月吃酥饺,才是真正的圆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